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板块 >> 学院新闻
【楚天都市报】三名女生“无心插柳柳成荫” 课堂作业拿下全国大赛一等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梅小辉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就准备了几天,没想到能拿下一个一等奖。”昨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女生马佳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和两名室友不过做了份课堂作业,就拿下了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一等奖。这项比赛是教育部认可的57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和她们共同“投标”定向主题项目的设计方案共有1万多个。
获奖学生从左至右为龙巨美、马佳鑫、赖雨萱
获奖作品
参加比赛就是作业
马佳鑫是该校产品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去年9月22日,在王文斌老师新开的《创意思维》课上,同学们领到了一份特别作业:全班25名同学自由成组,每组两至三人,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吉祥物、周边设计”作品参加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此时距离截稿时间不到半个月,学生们有点畏难,王文斌鼓励大家“好的想法不需要太久,有了想法就更要赶紧做,不要拖”。因时间短、任务紧,还要兼顾其他课程,马佳鑫组决定,简化设计,这样不仅设计工作量较小,万一中了,后期制作起来也方便。于是,她们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英文缩写字母“HEEC”的首字母为灵感,设计出吉祥物“小H”,最后在截稿时间前两天顺利提交。
没想到,这个被大家认为过于简单的作品,最终拿到了大奖。“去年11月17日,华灿奖公示获奖名单,看到我班学生获得一等奖,我激动地发信息祝贺。”王文斌说,此前他感觉马佳鑫组的作品朴实了点,还曾建议她们加点元素,“幸好她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没有改。”团队成员赖雨萱和龙巨美说,她们的作品最大的优势是简单易转化。
特别作业已成常态
三名女生说,这次参赛让她们意识到,不要给自己设限,“如果不是老师严加要求,我们未必敢参赛,更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作品。”
王文斌则认为,以赛促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深刻理解和努力贴近社会需求。“这次备赛,学生们发现需要提升设计渲染水平,我就马上请我在企业的优秀毕业生来给他们讲课,学生们学得很认真。”他说,就算大家拿不到奖,也熟悉了参赛流程,这些经验今后他们也用得上。
像这样的特别作业,如今已成为常态,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宋奕勤介绍,该院学生升上大二后,每学期就会有一两次作业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或参加大型赛事。特别作业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有能力遴选出适合学生水平、结合授课知识的赛事,二要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小型课程设计。
新闻链接: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02/23/content_155542.html